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新闻

专访宏电董事长:互联网+背景下的应急产业变革

发布日期:2016-03-28  【字号:  
【导读】国务院办公厅以63号文正式对外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推动应急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新经济常态下应急产业能否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互联网+如何助推产业关键领域的快速发展,深圳宏电董事长左董就互联网+应急产业领域的发展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国务院办公厅以63号文正式对外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推动应急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这是我国首次对应急产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应急产业规模堪称庞大、涉及领域广泛,在新经济常态下应急产业能否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互联网+如何助推产业关键领域的快速发展,作为国内应急产业示范基地的重点企业,深圳宏电董事长左董就互联网+应急产业领域的发展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1、应急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方向与关键产品及技术

 


        应急产业是涉及装备、材料、医药、轻工等十多个领域的一个大的产业体系,在对《意见》深刻研读下,左董认为监测预警、预防防护、处置救援以及应急服务是应急产业发展的四个重点方向,每一个重点方向都有很多细分的行业以及应用产品。监测预警方向主要是要提高各类突发事件监测预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重点发展监测预警类应急产品;预防防护方向主要是围绕提高个体和重要设施保护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处置救援围绕提高突发事件处置的高效性和专业性,而应急服务主要是围绕提高突发事件防范处置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创新应急服务业态。左董表示基于应急产业如此广泛的应用,企业在如此大的一个行业寻求发展必须选准一个方向深入研究,形成核心竞争力,并参与社会应急建设项目中去,不断修正和明确自身的目标以及价值体系,才能在应急产业的大浪中抓住机遇。 

 

2、宏电以监测预警为主要方向,形成了体系化的应急产业业务与核心产品。

 

       左董指出从1997年成立之初宏电就以发展物联网无线通信技术为核心竞争力,参与到各行各业无线信息化的建设项目中。早在2009年宏电股份在国内首家推出了无线山洪灾害应急预警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可以说是物联网应急系统的雏形,该系统以对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预报为核心。经过对我国这几年的大力投入,宏电已经形成了体系化的应急业务研究,涵盖山洪灾害预警、水资源管理、水文水情、地下水监测等多个领域,并陆续推出了满足客户需求的覆盖传感层、网络层、应用层等各个层面的成套设备与软件系统,同时也为行业客户提供交钥匙集成业务与工程服务。

 

 

 

32015工信部应急产业发展大会上首次提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灾害监测与预警概念

 

        在2015年11月由工信部主办的应急产业发展大会上,宏电公司作为全国应急产业示范基地深圳地区的企业代表进行了主题演讲。左董在大会论坛上率先提出推行“互联网+监测预警”的概念,从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决策、城市洪涝监测预警决策、城市公共安全应急三个方面展示了宏电在应急预警领域的规划以及取得的科技成果。

 

        同时在大会展览宏电展位现场左董还向工信部、各部委一行领导现场演示了基于移动互联网LBS服务的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手机APP,在领导认真听取了宏电关于应急产业先进技术成果与产业化的工作汇报,对宏电在城市防洪预警方面进行的互联网+探索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并鼓励宏电在新形势、新常态下,继续努力,再接再厉,为我国应急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4、未来宏电将以全息智能监测为策略深入应急领域研究

 

        左董指出,互联网+应急作为宏电发展物联网事业的主要领域,公司将在未来几年大力投入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并与我国主管部门开展不同深度的探讨与示范推广。2015年底工信部运行局、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广东省经信委、深圳市经信委以及龙岗区的区委区政府领导就来到宏电进行现场调研,并听取了宏电关于应急产业先进技术成果与产业化的工作汇报。未来,宏电将围绕“全息智能监测”的规划和布局,以自然灾害预警与城市防洪和城市水环境为主要研究领域。其中自然灾害预警方面更精准全面的数据采集、智能的模型修正、专业的数据分析、及时准确的信息发布,实现预警信息的提前发布,提升灾害预警能力。在城市水环境上结合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推进规划,结合城市水文历史数据开展水循环模型算法设计与研究,利用灾害预警系统,做到统筹发挥自然生态功能和人工干预功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尾记:

        去年天津港的特大火灾爆炸事故造成了多人伤亡、环境污染以及重大的财产损失。虽然在这些类似的突发灾难事故的监测,应急救援等方面我国都表现了相对成熟的处置方式和机制运转,但小编仍然认为应急产业虽然不是全新的一个领域,却是一个造福民生,需要大力发展投入的领域。并且很多应急机制和产品还有很大的研究提升空间,结合目前行业形式,我国仍需结合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加大科研步伐,争取政、企、学、研、用多方努力下真正在2020年形成健全的应急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