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开发部(宏电产品)
江苏区域联系人
马先生:
电话:025-69626588-225
手机:15261808755
黄女士:
电话:025-69626588-223
手机:15651900776
锁先生:
电话:025-69626588-223
手机:18805198760
安徽区域联系人
胡先生:
电话:0551-85577347
手机:13965027461
王先生:
电话:0551-85577347
手机:18651617750
网络事业部(cisco、hp产品)
联系人
蒋先生:025-69626588-203
13851851055
汤先生:025-69626588-211
18652040011
苏州办联系人
陆先生:13739154363
鲍先生:18963659979
技术支持部
陈先生:025-69626588-213
18652073792
吴先生:025-69626588-214
13770579488
周先生:025-69626588-216
13115038373
郭先生:025-69626588-215
15062279079
安徽区域联系人
魏先生:18912475380
商务部
联系人
财 务:025-83342673
商 务:025-69626588
运营商事业部
戴先生:
电话:025-69626588-221
手机:19552998811
助推智慧水利创新发展,宏电亮相湖南省水利科技创新会议
10月12-13日,湖南省水利科技创新会议暨第三届湖南省水利先进实用技术(产品)推介会在长沙召开。大会以“聚焦‘三高四新’战略,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助推湖南水利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设置了主旨演讲、专场报告、展览展示等多场活动。湖南水利厅领导,各市州、县市水利局局长,厅直单位相关负责人以及高等院校,科学院所,科技企业,水利行业等有关专家代表参会。
作为国内智慧水利水务专家型企业,深圳宏电携一系列智慧水务最新软硬件产品与解决方案受邀亮相会议展示区,吸引了现场领导、专家学者和专业观众驻足和参观交流。
宏电展示智慧水利行业应用创新解决方案 宏电水库一体化综合管理系统 宏电水库一体化综合管理系统具备水库日常信息管理,水库智能巡查巡检,水库信息采集监测,水库安全预报预警等功能,它主要包括水库动态监管子系统、大坝安全监测子系统、水库泄洪预警子系统。系统通过水库、大坝、泄洪道等多个场景的监测,采集库水位、雨量、库容、坝体渗压、渗流、浸润线等水文数据,及时准确将数据上传到中心平台并自动汇总,建模分析,预报预警。用户使用智能一体化监控设备,完成对水库的巡查巡检,并通过宏电水库云平台及时掌握水库的各类情况,从而及时作出管理决策,发布预警信息。 宏电城市内涝立体监测与内涝模拟系统 宏电城市内涝立体监测与内涝模拟系统由现场监测站及监控中心平台软件组成,现场监测站由雨量传感器、雷达水位计/气泡水位计/压力水位计、流速/流量传感器、视频监控、声光报警器、LED显示屏、遥测终端机和电源系统组成。监控中心软件平台可远程监测重点区域的空中降雨量、地面产流、排水管网汇流等实时数据,基于DEM数据和管网分布信息,通过分布式水文模型实现内涝模拟、淹没分析及积水水位预测功能。 宏电灌区信息化监测系统 宏电灌区信息化监测系统主要由水情监测系统、墒情监测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闸门控制系统及中心平台等部分组成。系统实现了灌区供水远程控制、闸门远程启闭、渠道/水池水情实时测报、用水量自动采集和图像实时监控等多项功能,达到了节约灌溉用水和科学、高效管理灌区的目的,为确保灌区工程安全运行、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用水效率和保障灌区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宏电H5110网关型遥测终端机入选湖南省2021年度水利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名录 10月12日,由湖南省水利厅规划计划与科技处委托湖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编制的《湖南省2021年度水利先进实用技术(产品)推广名录》在推介会上正式发布,其中,宏电H5110网关型遥测终端机成功入选。 据了解,今年共征集到来自省内外65家单位(公司)共125项技术(产品)并汇编成册,内容涉及防汛减灾、水文水资源、水环境保护、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水利信息化等水利各领域。通过专家评审之后,最终由省水利厅确定42家单位(公司)共50项技术(产品)纳入《名录》。 宏电H5110网关型遥测终端机是宏电最新推出的智能遥测终端机,它以高性能低功耗微控制器为核心,可实现数据采集、存储、传输、远程控制、报警等综合功能,广泛适用于水文、水资源、地质灾害、土壤墒情、气象、环保、新能源、水库安全、大坝安全、泵站监控等远程测控领域。 此次大会为我司的智慧水利产品推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宏电与各级领导、水利行业权威专家、学者及多家国内知名智慧水利企业进行了广泛交流,加深了对行业内业务领域、技术实力等方面的了解。未来,宏电将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进一步提升水利信息化技术水平,助力智慧水利信息化建设。